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文化藝術 > 出版訊息> 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 共識營暨新書發表會成功

出版訊息

字級

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 共識營暨新書發表會成功

【人間社 劉琇瑩、孫梅菁 台北報導】 2022-10-10
「第十二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共識營暨《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新書發表會」10月7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盛大展開。「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選拔迄今已邁入第12年,超過一千校次響應,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攜手遠見‧天下文化推出新書《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記錄17所典範學校動人實例,新書發表會以全程直播,由線上線下貴賓及第十二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獲選學校代表,近350位教育工作者共同見證「三好」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序文有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什麼是「三好」?〉,以及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主委暨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洪蘭、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撰寫推薦序。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諮詢委員暨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主委楊朝祥、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王力行、教育部參事鄭乃文、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洪蘭、三好校園指導委員會副主委暨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諮詢委員覺培法師、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等出席《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新書發表會。

楊朝祥總校長於共識營開營時表示,「三好運動已成為學校招生品牌」,期許能遍及世界各地,擴展影響力。為新書發表會揭開序幕的是三好校園實踐學校佛光山普門中學原音社,帶來由星雲大師作詞的〈人間音緣〉及組曲,唱出了感恩心與三好理念,也溫暖在場每一個人的心。

慧傳法師於開場致詞提及,與人為善是三好校園實踐重點所在,三好如一塊磁鐵,也如發電機、溫暖太陽,能讓枯竭的心靈找回光明與智慧。王力行表示書籍出版只是一個開始,希望這一本書能帶動更多人從小開始行三好。洪蘭教授則說,好的學習環境非常重要,好品格從小培養,祈願每個學校都是三好校園。鄭乃文參事感謝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長期對台灣品德教育的挹注,樂見三好校園的蓬勃發展與成果。

新書座談中,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委員楊昌裕與4所典範學校代表,分別為台中市大里區塗城國小校長劉淑秋、新北市立淡水國中學輔主任吳琪玉、佛光山普門中學校長蔡國權、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暨學禮書院院長羅新興,分享推行三好的實務經驗與推動過程中的感人故事。

第十二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獲選學校共有228所,其中大專校院組23所、高中職組37所、國中組53所、國小組115所,於獲選公告後舉辦共識營,提供交流平台,凝聚三好共好力量,也更認識三好。第一場專題講座由三好校園實踐學校評審委員吳清鏞以「三好實踐與詮釋」為題分享,他說,「教育投資不在投入多少,在於環境薰陶。」有好的環境創造善循環,能帶動社會一起共好,而推廣三好是做有益於「人」的事,讓善的教育種子開花結果。

「元宇宙善用科技,問教學為何物」,企業人文講師楊田林第二場專題講座示範「有效有趣的三好教學法」,以「角度改變,看法就改變,改變從不習慣開始」等關鍵句,提醒教學要老實備課、老實教學,要能「換位思考」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將學習自主權還給學生,善用感官教學法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並示範透過分組討論,了解何謂知識的詛咒、元無知及內捲化,來提升教師四大能力「專業學科、口語表達、教學技巧、班級經營」。分享過程中體會出演講法不是唯一教學法,只要願意改變,原來學習也可以這麼快樂。

鳳山商工活動組長蘇鈺婷表示學習到活化教學內容的方法,讓教學趣味化,有效提升教學熱誠及班級經營能力。高雄小港區鳳林國小學務主任黃渝楨表示,原來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不只是品德教育,落實在教學能讓師生互動更好,值得在校園推廣。內湖高中數學科教師周廷諭表示支持三好走入校園,經過今日課程,學習到如何調整備課的方法,相信能提升教學品質。
1234567第1 / 7頁
追蹤我們